核心提示:.
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云: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;《五常政大论》云: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……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,谷肉果菜,食养尽之,无使过之,伤其正也。”指出治病的根本目的,在于促使体内阴阳归于平衡。尤其不能过用药物,以免因治疗反而伤害正气。然而掌握好这一分寸,却非易事。
[临证应用]
举验1 程某,男,65岁,1972年诊。数月来发现容易饥饿,入夜尤甚,因饥而不能入睡,起床踱步略感缓解。恐晚辈笑话,虽饥亦不愿多次进食;女儿则以为老人夜寐本少,遂不以为意。
就诊时,其脉有力略数,舌质偏红,兼见大便干,二日一行。形体不瘦。
诊为胃热之证,处方如下:
生石膏15克(先下) 生牡蛎12克(先下)
生地黄12克 丹皮l0克 炒栀子l0克
生甘草6克
三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。
五日后复诊:谓服完上方两剂后,饥饿感即已消失,食欲正常,因思此药效果甚佳,又将第三剂服下。药后胃脘部胀满,食欲不振。
投以香砂养胃丸一袋,分两日服之。
病愈。
举验2 史某,女,26岁,1981年7月就诊。自诉结婚三年未孕,妇科检查无器质性异常,其夫亦健康无病。现症:月经错后十天左右,经色紫暗有瘀块,经前及经期腰腹疼痛,经后痛减。带下多,黄白相间。胸闷,善太息,溲赤,大便干。形体丰腴,面色赤,脉象滑数,舌苔黄腻。
此为湿热久蕴,血脉瘀滞之候。治以清热利湿,通调冲任。
炒苍术10克 黄柏12克 枯黄芩12克
建泽泻2克 陈皮8克 益母草12克
广郁金8克 丹皮8克 生大黄2.5克
赤芍12克 白芍12克
每日一剂,水煎分温二次服之。
服至十二剂后,月经来潮,为期30天,腰腹疼痛未作,余症亦明显减轻,嘱其停药待时。病人要求继续服药,乃劝之以静养调情志,慎起居。三个月后欣喜来报:已妊。至期顺产一男婴。
[发 挥]
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,是因为凡药都有阴阳性质之偏,医生利用药物的阴阳之偏,以纠正病人体内阴阳之失调。但若用药治病矫枉过正,必然反伤正气。所以前例治疗中,虽然遵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胃热则消谷”之论,伹却忽视了“无使过之”之训,以致寒凉太过,伤及胃气,善饥虽除,转致脘闷纳减之症。所幸伤不甚重,故少予温药和之而愈。笔者经此教训,对仲景用栀子豉汤、承气汤等方注明有“止后服”颇感深刻,切望读者诸君,引以为戒焉。
后例不孕症,亦属常见之病,但此类病患者每多长期服药,不到怀孕不肯少停。若确有某种器质病变如慢性附件炎之类,当非短期可以痊愈,但若此例则属轻微之候,是以数剂药后病已除去大半,因而停药调摄而痊。即使沉疴痼疾,疗程较长,也应注意随时观察病情变化,当停药时及时停药。临床亦见有屡药不效,放弃治疗后反而受孕的实例,正说明“无使过之”的重要性,否则必致“欲速则不达”的结果。